Plurk

如果…
「沒有電影構造的傳奇,生活中只剩下渾渾噩噩,或許昨天或許今天或許明天,我們都在期待能夠有機會拿起一把槍,去打爛自己討厭的東西-包括自己的腦袋!」


25.7.2008︱週五︱晚上八點半
【香港製造】

香港◎陳果/1997/108分鐘



製作資料

【香港製造】Made in Hong Kong
出品人◎楊紫明
出品人、監製◎劉德華
製片◎ 陳偉陽
編劇、導演◎陳果/香港/一九九七年/一百二十七分鐘
攝影指導◎ 柯星沛、林華全
剪輯◎ 田十八
服裝指導◎田木
美術指導◎馬嘉軍

參展及得獎紀錄

香港金像獎: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新人
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
盧卡諾影展得到「評審團特別獎」
「歐洲藝術影院聯盟大獎」
「最受歐洲青年觀眾歡迎大獎」等二十多項。

主要演員

李燦森
嚴栩慈
李棟全
譚嘉荃

本事

《九七三部曲》之一《香港製造》是香港導演陳果拍攝的第二部電影。第一部導演作品是《大鬧廣昌隆》。《香港製造》由劉德華投資及監製,只以港幣五十萬成本及五名工作人員拍攝,拍攝所用的膠捲皆為過期貨或由其他電影公司捐贈的「片尾」,演員亦全為業餘性質,1997年中上映大獲好評。獲得199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新人獎;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法國南特電影節最佳電影、青年評審大獎;瑞士[羅伽洛國際影展]歐洲藝術影院聯盟大獎;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獎;西班牙[傑桑國際青年電影節]最佳電影大獎、最佳劇本獎等等多個獎項。亦使香港電影界重新審視獨立電影製作對其發展之重要性,使獨立電影導演重新成為片商考慮之列。
故事簡介
《香港製造》描述一個叫中秋的小混混,在一次討債時愛上了罹患絕症的少女玉屏,為了籌錢讓玉屏治病,中秋替放高利貸的老闆執行一項殺人任務,但是這樣一個邊緣少年在複雜的成人世界中只不過是人家的一顆棋子罷了…

年青人本應充滿活力,懷有一番理想,特別是在物質充裕的社會,他們本應有不俗的條件去發展,但為何如片中的青少年問題仍然無處不在呢?《香港製造》所講的表面上是邊青漫無目標的生活,背後卻直指出永遠都是殘酷的現實如何壓迫著年青人,叫他們只能跟著命運走。信息明確之餘亦給觀眾帶來很大的衝擊,當中那份迷網及無助感,相信不只邊緣少年,大部分的年青人都曾遇到。電影中的獨白尤如年青人的心聲。「世事實在變得太快,當你未黎得切改變時,呢個世界已經唔同晒」,字行間充滿著對現實世界的無奈。

香港@回歸

陳果在《香港製造》中並無如後兩部般表現了由此而起的社會轉變或投放太多政治信息,只有中秋所跟的大佬談及對內地人觀感時及結尾一幕有所觸及。值得一提的是結尾一段諷刺味十足的電台廣播,一方面毛主席那句對年青人所講的名言無論是對於電影表達的信息抑或是其言論本身已經是十分諷刺,而那段廣播亦同時勾起了很多人對香港被內地同化的憂慮。

陳果的獨特風格在《香港製造》中可謂發揮得最淋漓盡致。其電影一直很能夠反映香港草根階層的生活實況,《香港製造》的背景就是本地密集式的公共屋邨,片中出現的都是生活在那裏的草根家庭。

陳果寫實的精神,讓他的影片具有鮮明的視覺風格,而碰觸的議題非常尖銳,呈現出香港人的矛盾與恐懼,也表達陳果對香港這塊土地的感情與省思。《香港製造》是「九七三部曲」之首部曲,探討香港九七大限前後的社會現況,並以中年《去年煙花特別多》、青年《香港製造》、幼年《細路祥》,三代不同觀點來詮釋人們的生活轉變。然而在他拍攝第一部《香港製造》的時候,其實還並沒有「三部曲」的構想,而是那時正值電影誕生一百年,陳果遂想拍一部電影,就開始著手寫劇本,把他對香港、對人生的許多意念和信念化為劇情、影像。直到陳果後來籌拍和九七議題有較多直接關聯的《去年煙花特別多》時,發覺既然拍了九七對青少年及成年人的影響,應該再補上小孩子看九七的觀點,於是「三部曲」的概念才逐漸成型。

有 關 陳 果


1959年4月15日生於中國廣東,未婚,十歲時跟隨父母移居香港至今。80年代香港新浪潮興起時,蓬勃的電影工業吸引不少愛好電影青年加入;不僅造就了今日早已獨當一面的王家衛,也培養出了陳果這樣一位令人期待的新血。1979年中學畢業後,熱愛看電影的陳果,便衝著一股年輕影迷的熱忱,報名參加一個由早期香港新浪潮導演如徐克、許鞍華、嚴浩等人組成的在香港電影文化中心舉辦的電影編劇及製作課程,跟這些名導演學到了許多受益無窮的電影知識和實務概念。其後,在81至82年間,陳果並留在那裡任職,負責策劃一些世界名片回顧的電影放映活動。不久後,陳果跟隨唐基民導演《黃禍》。

正式投入電影圈,由場務開始做起,逐步由場記、第二副導演、助理製片、一直晉升為第一副導演。這個由基層幹起的經歷,讓陳果對電影拍攝的每個細微環節瞭若指掌,無形中累積他將來做個稱職導演的功力。1982年,陳果加入專門拍攝獨立製片的「世紀」電影公司,擔任當時新進導演黃志強《重案組》、張堅庭《表姊,你好嘢!》的副導演。84年他加入「嘉禾」電影公司,並擔任多部優秀電影的副導演和策劃工作,如''85年成龍和洪金寶主演的《龍的心》;88年成龍、洪金寶、元彪主演的《飛龍猛將》;92年及94年區丁平導演的《何日君再來》﹙梅艷芳、梁家輝主演﹚及《南京的基督》﹙梁家輝主演﹚;95至97年舒琪導演的《虎度門》﹙蕭芳芳主演﹚《基佬四十》、﹙林子祥、陳小春主演﹚及《愛情Amoebae》﹙許志安、舒淇主演﹚等影片。十多年的副導資歷,更為陳果擔任導演打下深厚而穩健的基礎。

1991年,當陳果正協助區丁平導演拍攝《何日君再來》期間,因演員檔期問題而停拍一陣子;電影公司便要陳果利用現成的佈景,拿了《大鬧廣昌隆》﹙吳大維、陶君薇主演﹚的劇本給他拍,於是該片成了他的處女作。雖然陳果邊拍邊改劇本,試圖讓本片盡量呈現他想要的風貌,但似乎得不到電影公司及觀眾的支持︰該片拍完後一年,電影公司才敢拿出來公映,結果票房也不盡理想,但卻得到影評界的注意。

然而這經驗並未讓陳果氣餒,反而激發他更努力實現導演夢。於是在94年初,他開始著手撰寫《香港製造》的劇本,把他對香港這塊土地的感想化成劇中故事;同時他向劉德華的「天幕」製作公司及其他電影公司要來剩餘的膠捲底片,到96年秋天,共累積了八萬呎膠片,部分還是過期的;他並向友人募集五十萬港幣,決心把《香港製造》拍出來。陳果說:“我相信《香港製造》這個劇本非常好。當時行內有人看了劇本說,你可以找老闆投資嘛,不用自己籌資弄得那麼辛苦。我說,不用。因為我知道遊戲規則,如果有投資人加入的話,一定會說這裡改一改,或者說這個角色找誰演,那樣我就變成傀儡了。拍的時候只有五個人,我們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陳果作品年表
【大鬧廣昌隆】
【香港製造】
【去年煙花特別多】
【細路祥】
【榴槤飄飄】
【香港有個荷里活】
【人民公廁】
【三更2】之《餃子》(香港)

伸延閱讀

0 回應

冷靜、細膩、漫步在邊緣青春靈魂內在的落寞荒涼的心靈風景。

11.7.2008︱週五︱晚上八點半
【大象】

美國◎吉士雲信/2003/81分鐘




《大象》是Gus Van Sent死亡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所謂的死亡三部曲《迷失死亡谷》(Gerry)、《大象》(Elephant)與《最後的日子》(Last Days))。

片名「大象」的原始構想,其中包括了兩個意思,首先「大象永遠不會忘記(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這句美國成語,把源自希臘俗諺的「永不忘記傷害的駱駝(The camel never forgets an injury)」替換成大象,因為大象的記憶力比駱駝更為驚人。另一個意思援用西方古老說法「事實有時就像房子裡的大象」,龐然巨大的事實可以如此明顯地存在,冷漠卻讓轉折的機會平白溜逝。



《大象》故事主軸以一九九九年美國校園暴力槍擊事件作為題材,奪得二零零三年康城最高榮譽金棕櫚及最佳導演獎。

在電影《大象》中Gus Van Sent不刻意區分十多位演員角色重要性的差異,亦不拿較多的篇幅刻畫槍手行為偏差的來龍去脈,反而拿瑣碎的小插曲填充生活空隙,可以是關於運動褲長短、女孩間的閒言閒語、同性戀團體、面對父親與失落的空虛、愛好攝影的少年。瑣事逐一堆積看似偏離情節主軸,實則直指冷漠在心中引起荒涼的力量,直到引爆成無須理由的破壞。Gus Van Sent選擇相當冒險的方式,反差觀眾揪出真兇的期待,讓事件得以沉澱後理性審視。同時以解構事件時間軸、多元觀點的剪輯手法來反應出當時美國社會對於校園槍擊案的種種討論。

吉士雲信

他的電影裡總是出現邊緣人格的角色,其偏愛描述的主角都是一些具邊緣人格的人物,尤其是青少年。這些人物皆游離在正常體制之外,過著自我流放的生活。他們皆擁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神經質、與社會規範格格不入、精神渙散、頹廢、疏離、漂泊心境、敏感脆弱、不擅溝通、愛好迷幻藥、傾向墮落、破碎童年回憶、對家庭社會無歸屬感等。影像主題來自對這些邊緣人物的注視,彼此息息相關:刻畫他們的人格、心境、經歷和感受,他們的游離狀態和在世憂傷。而這類自我流放的精神,和公路電影所探討的主題相當接近,或說一脈相承,一幅落寞荒涼的心靈風景。

在視覺風格方面,他喜歡用浮晃的手持搖鏡頭(如《大象》《迷幻公園》)、令人沉悶窒息的長鏡頭(如《迷失死亡谷》)、許多凝視人物神色甚至恍惚瞬間的特寫慢鏡頭(《迷幻公園》裡大量出現),以及通過人物觀看四周環境的主觀鏡頭,這些都是其影像風格的標誌,使得他的敘事角度相當具主觀性,也因此 格外散出個人感性的魅力。

他的敘事手法經常不按章法,並且具有去劇情化、去中心點、非類型化的傾向,隨意的情節段落銜接,再加上其敘事節奏相當個性化,或快或慢,拉長和省略之間全憑個人的藝術敏感度,因此導致觀眾覺得隔閡、難以投入。無可否認,這類獨特的敘事風格有時候使他的影片,像一張失焦的照片意外地再現出獨創性的美感,這也是導致他的影片總是毀譽參半的主要原因。

0 回應

人在成長和生活裡
總寄望著跟自處相對的那一邊


4.7.2008︱週五︱晚上八點半
【半邊人】

香港◎方育平/1983/110分鐘







半邊人 (1983) (Ah Ying)

導 演:方育平
編 劇:施揚平 王正方
主 演:許素瑩 王正方 許培 邱蓮心 鄭智雄

攝影:陳樂儀
製片:翁子忠
剪接:秋木涼 吳金華
服裝:仇小梅 馮琳
化妝:李玉萍
副導演:施揚平
配樂:林敏怡
上 映:1983年
地 區:香港
語 言:粵語、普通話
顏 色:彩色
時 長:110分鐘
類 型:劇情片
票房:HK $1,915,243.00

獲198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電影
- 最佳導演
- 最佳剪接



故事梗概

香港牛頭角賣魚女阿瑩聰明好強,她 不甘於全家十餘口人擠在兩間房子裡 ,也不願過賣魚的單調生活去投考“ 香港電影文化中心”,錄取後當了一名學習表演藝術的工讀生。任課教員 張松柏從美國來港籌拍影片,執教之 餘編寫劇本。他對電影藝術有追求, 知識廣博。阿瑩很喜歡他講的課程,課餘經常和他一起交談。張松柏想在 同阿瑩接觸中,多了解9港的社會生 活,便主動探訪阿瑩家,與阿瑩男友 見面。在交往過程中,阿瑩對這位患有腿疾的老師產生了微妙的感情。張 松柏寫了一個反映9港現實生活的劇 本。但同電影公司的負責人在劇本題 材上意見不一,電影公司決定放棄拍攝。張決定返美治療腿疾。離港前為 學員排演一出根據臺灣小說家陳映真 的原著改編的話劇《將軍族》。劇本 描寫一個退伍老兵和一個妓女的悲慘故事。阿瑩飾演妓女,張兼飾退伍的 老兵。演出後,反映熱烈。張松柏返 美,阿瑩又到魚檔去賣魚。一次電視 臺招考藝員,她再次應征,試戲時,她懷著真摯的感情,表演了一段與張 在《將軍族》中的對手戲,演得真切 動人,獲好評。不久,阿瑩在賣魚之 際,接電視臺通知,要她再去試鏡。

0 回應

年輕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熱血與平淡兩種人。
為理想為情感,或破壞或抗爭。
青春,就是隨時隨地都找到激動的理由。


27.6.2008︱週五︱晚上八點半
【69】

日本◎李相日/2004/113分鐘



關於電影《69》

韓裔日籍導演李相日的電影《69》,改編自日本作家村上龍的同名小說,劇情描述1969年的炎炎夏日,一群就讀於日本九州長崎縣佐世保高中的高中生,如何在嚴峻高壓的校園管理和駐日美軍的影響下,用各種表面上看來出師有名,實際上卻只是要耍帥的激烈行徑,以強大的想像力來對對抗代表現存秩序的權勢階級。

吝嗇的快樂和激動
推薦感受@袁紹珊

「69」絶對是個多義詞。有人會一下子想到廣東髒話,或是某種曖昧的體位,想像力豐富的會說是“太極”圖示雙拳鈎甚至是兩條忙著談戀愛的金魚,當然也有正人君子熱血青年腦海中只能想到具有較深層次的意義──比如不屬於我們年代的革命和學運。總而言之,69就是無法單純地和阿拉伯數字扯上關係。

「1969」則是個過多關鍵詞的年代。1969年,東京大學取消了入學考試;披頭四推出「The White Album」、「Yellow Submarine」和「Abbey Road」,滾石合唱團則推出了最佳單曲〈Honky Tonk Women〉,那邊廂戴高樂下野,越戰如火如荼。反體制、反戰、迷幻藥、公社生活、前衛藝術、嬉皮、西化、爵士、全共鬥、校園封鎖、嘉年華會……電影中那群高中生沒有白白渡過他們的年代,「拿來主義」在他們荷爾蒙過多的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眾多革命的名詞、象徵和口號被抽空了所指,這使《69》與一般的「學運電影」和「校園電影」(如《死亡詩社》)不同,作為喜劇,它善惡對立的兩極並不單純徹底,只是在嬉笑怒罵中迂迴地諷刺了當代人對60年代的憧憬和迷戀。

大多數青春電影其實都充滿「無力感」──初戀的苦澀、理想的困惑、體制的壓迫……在看來海闊天空的勇敢之中,其實不安、徬徨,然後故事情節不過通向一個最終目的──長大成人。「長大」需要一個成人禮,有時候是一個祭典,一次派對,或者一件與別不同的事件。《69》先天所包含的訊息和背景,其實它有輕易就可以比同類型的青春歌舞片走得更遠,但作者和導演卻拒絕按常理出牌,它不斷地製造興奮點,同時又竭盡所能地消解高潮。電影姿態明確的告訴我們,懷舊不一定是傷感的,尤其當懷舊成了一種「偽懷舊」時,它往往只能顯得拙劣和滑稽。

《69》作為一部不夠典型的類型電影,它把「學運電影」的沉重感被玩味元素取代了,英雄主義並沒有成功出現,「快樂」成了電影所要表達的最重要的東西。正如原著小說作者村上龍所說:「不能夠快樂過日子是一種罪。到了今天,我仍然無法忘記在高中時代傷害過我的老師。我們唯一的報復方法,是活得比他們快樂……那是一場長期抗戰。我到現在還在繼續那一場戰爭。」所以即使是東窗事發,導演也不忍心讓主角以悲情結尾。了解作者和導演「快樂是最強的抗爭方式」這一苦心孤詣,即使那群高中生的快樂不過存在於低級趣味的性愛吹噓、玩樂打鬧,但其實「69」比一般青春片更立場堅定,拒絶以徬徨不安的姿態向成人的世界低頭。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想回去但又回不去的年代,也許不曾像電影主角矢崎劍介那麼反叛但同樣曾經年輕的我們,在青春期的借口下或多或少都曾察覺到自由或任性的因子,至今亦影響著靈魂的構造。在電影的每一個男孩的身上,我們看到一部份的自己,以及那些曾被吝嗇的勇氣和激動。


年輕時的村上龍

0 回應

在世界之頂「不丹王國」壯麗的風景中拍攝,
交織著二段充滿魔幻與真實的喜馬拉雅之旅,
看欽哲諾布用電影構築的魔幻人生。



20.6.2008︱週五︱晚上八點半
【旅行者與魔術師】

不丹◎宗薩仁波切/2003/108分鐘




電影《旅行者與魔術師》
    
追尋著作者到不丹朝聖的縷縷足跡,沐浴在藏傳佛教的宗教氣息,
品嘗到不丹特殊的文化風情。

且 讓《不丹的旅行者與魔術師》帶引著你行一趟最不可思議的奇幻之旅 , 宗薩欽哲仁波切拍攝的不丹電影《旅行者與魔術師》,故事是從一個急欲逃離家鄉的知識分子開始,他丟下官職跑去追尋夢想中的國 度,旅程中遇見了愛說故事的和尚與心儀的女孩。和尚在這段旅程中,說完了一個魔幻的故事中的故事:不愛讀書的哥哥著了偷學魔法的弟弟的道,進入了一個真實 的夢幻之旅,演出一場荒唐的情變而幾近瘋狂。知識分子受到了和尚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心性大為轉變,對於自己夢想的堅持也逐漸模糊。電影中呈現不丹日常生 活,並用佛學的哲理來詮釋人生無常的法則。


推薦感想◎Alice Kok

拍板舉辦青春電影「友戲睇」,我一想就想到了要推薦這部有點另類的電影,另類的第一個原因是該片的出產地,「不丹」是喜瑪拉雅山地區的一個獨立小國,有被稱為「最快樂的窮國」之譽。另類的第二個原因,是該片的導演,於1961年在不丹出生的Khyentse Norbu,並不是普通的電影人,而是一位極受尊敬的藏轉佛教轉世喇嘛。說他是喇嘛,他卻又不是我們想像的,在傳統中表現得深不可測的老人家,而是個活力充沛,完全追得上當今影像時代的藝術家。

片中講述年輕的知識份子充滿了對外在世界的憧憬,一心要到美國「闖天下」,離開讓他納悶的故鄉。在途中卻遇上了年輕的僧人和漂亮的村莊姑娘,僧人一路上和他說了個故事,年輕主角開始的時候不願聽,只想儘快離開,但一路下來發生了一些事,讓他的所謂「理想」受到了動搖,最後在不知不覺下作出了決定。

看這片的時候一開始其實不很喜歡主角,說他年輕,看上去也不少了,他那很不成熟 的行為舉子讓人有點反感,怎料一路下來,居然和他一樣,不知不覺地進入了一早鋪排好的戲情裡,完全投入到了故事中去,一口氣看完了片子的那一刻,自己不禁和主角一樣,會心微笑了起來。


Travellers and Magicians Official Site

電影《旅行者與魔術師》台灣官網


導演 宗薩仁波切 Khyentse Norbu
 
  「旅行者與魔術師」是欽哲諾布繼1999年「高山上的世界盃」(The Cup)受到國際肯定之後所拍攝的新片。當年在坎城影展世界首映之後,「高山上的世界盃」在世界各地贏得了影評的讚賞與影展的各種獎項,並於四十多個國家發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稱欽哲諾布為「天生的拍片家」,倫敦晚報(London’s Evening Standard)說欽哲諾布是「當今最紅的新秀導演天才之一」。
 
  「高 山上的世界盃」是欽哲諾布的半自傳,內容關於一群為世界盃足球賽決賽而瘋狂的出家人。這部令國際驚奇與轟動的影片,使得大家對於西藏僧侶的看法變得較為人 性化,而不是像常見的那種聖者的單一形象。該片拍攝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區的藏人難民自治區。「高山上的世界盃」主要演員與工作人員都是出家的僧侶或沙 彌。令人驚訝的是,大部分場景都只要三拍就完成了,導演欽哲諾布認為這是歸功於僧侶們平時禪修的力量。

除了拍片的經歷之外,欽哲諾布也被稱為尊貴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His Eminence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他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轉世上師之一,也是不丹最受尊崇世家的成員之一。欽哲仁波切在藏曆鐵牛年(1961)出生於不丹東部的一處偏遠 村莊,父親為當代的佛教上師聽列‧諾布仁波切(Thinley Norbu Rinpoche),外祖父為密讀瑜伽士喇嘛蘇南桑波(Lama Sonam Zangpo)祖父為敦珠法王(H.H. Dudjom Rinpoche)。
 
  欽哲諾布於七歲的時候被認證為蔣揚‧欽哲‧汪波上師的第三世,這位不分教派的聖者與學者,曾是西藏宗薩寺的住持。宗薩寺是以其不分教派之學術與修持而聞名,在上一個世紀裡培育了許多偉大的藏傳佛教大師、學者、修行人。
欽 哲諾布於不丹與錫金受到了嚴格的佛教寺廟與學院教育,指導的老師包括數位當今佛教金剛乘中最偉大的上師。他接續了先前不分教派的傳承,在世界各地創立了多 處關閉中心、義理學院、慈善基金會等。不拍片的時候,仁波切奔波於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與澳洲之間講授佛教義理。儘管必須不斷往來各地,他每年都 會進行數月的嚴格禪修閉關。
 
  十九歲的那年,他第一次接觸到電影。從家裡到學院的路上,仁波切在印度某個火車站的電視裡瞥見了一段「寶萊塢」式的敘事詩電影(暫譯:印度特有之片長三小時、六段歌舞、簡單劇情的電影,是由印度的電影城市孟買Bombay與美國的電影城市好萊塢Hollywood共同創造出來的新字Bollywood)。其後不久,雷蒙‧史泰納(Raymond Steiner,那時於印度執導兒童影片)給了仁波切第一堂的攝影課。欽哲諾布繼續學習佛教的課程,但他對於電影的興趣從未減弱。後來他開始到各地旅行講學,終於讓他有機會進入倫敦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就讀。他白天在學校上課,不過對他來說,倫敦的電影院才是他真正的教室。
 
  到了90年代初期,他認識了製片家傑若米‧湯瑪斯(Jeremy Thomas),彼此也成為了朋友。當時湯瑪斯正參與柏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小活佛」一片的前製作業。受到了彼此談話的啟發,欽哲諾布參與了紐約影藝學院(New York Film Academy)一次四周的課程。湯瑪斯將欽哲諾布介紹給貝托魯奇,之後貝托魯奇請仁波切擔任「小活佛」的顧問,還讓他在片中露了一面。在片場,欽哲諾布專注地看著貝托魯奇,把這位導演身上一切所能學到的都儘量吸收進來。「他就像是我的電影上師」,欽哲諾布說道。貝托魯奇與湯瑪斯都鼓勵欽哲諾布自己拍片,在拍攝「高山上的世界盃」時,湯瑪斯不僅擔任執行製作,還幫助募款。
欽哲諾布在不丹巴羅(Paro)家中豐富的電影收藏透露出他的獨特喜好。「閃靈殺手」(Natural Born Killers)擺在日本藝術片「紅橋下的暖流」(Warm Water Under The Bridge)旁邊,「熱舞十七」(暫譯,Dirty Dancing)與黑澤明的「電車聲」(Dodeskaden)放在一起。他最欣賞的導演包括:塔可夫斯基(Tarkovsky)、德‧西卡(De Sica)、小津安二郎(Ozu)、薩雅傑雷(Satyajit Ray)以及伊朗的新秀導演們。他在世界各個城市旅行,身上一定會有一份當地的電影放映時刻表。

0 回應

冬天的貴陽,悠揚的口琴,吹遠的是青春的禮贊,帶不走的永遠是那顆迷惘的心。







13.6.2008︱週五︱晚上八點半
【青紅】
中國◎王小帥/2005/123分鐘

編劇/導演
王小帥

主演:
高圓圓
李濱
姚安濂

片長:
France:123 min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滬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Dolby SR

獲獎紀錄:
第58屆康城電影節評審團獎





劇情簡介:

這是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十九歲的女孩青紅開始了她的第一次感情歷程。青紅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家庭,在六十年代中期,隨內遷的工廠,由沿海繁華的大都市上海遷移到了內地邊遠的貴州,當時這被叫做支援三線建設。將近二十年過去了,無數個如青紅家一樣的家庭就像無數浮萍一樣被扔在這塊遠離故土的地方。而當初因具有戰略意義而遷移的工廠也在新的改革浪潮中,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

電影像是沒有開始,沒有高潮,沒有結局,在近乎凝視而緩慢的長鏡頭下,只是在靜靜的憶述一個時代的故事,一張張迷惘的臉和那一個個沉默的年青人。無論這段回憶是苦是樂,它都是那代人生命中的一部分,無法抹去。原來對於歷史,對於命運,除了無奈,我們別無他法。或許,這就是第六代導演(和那一個時代的人)在歷史與現實衝突下的青春歲月。


>>>王小帥

0 回應